患者因反复发作的胸闷、气促前来就诊,初步检查提示其冠状动脉存在严重病变。进一步冠脉造影揭示病情的高度复杂性:多支主要血管呈现弥漫性狭窄,病变段伴有严重钙化、血管扭曲及多处分叉病变,犹如在错综复杂的“血管迷宫”中定位真正的“罪犯病变”。陈阿娣主任带领团队,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与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展开多轮研判与分析,逐步排除干扰因素,最终精准锁定病变核心部位与程度,为制定个体化介入方案扫清了迷雾。
面对这一被视为介入治疗领域中“难啃的硬骨头”,陈阿娣团队迎难而上,制定了周密的介入方案。术中,团队借助血管内超声(IVUS)系统,实现对病变血管的腔内精准评估,清晰辨识斑块性质与血管结构;随后,运用5进6指引导管建立稳定通道,以切割球囊对钙化狭窄处进行充分预处理,逐步扩张病变血管。在团队密切协作下,一枚支架被精准植入目标位置,实现完美贴壁。整个手术过程如“在发丝上雕花”,不仅考验主刀医师的手法细腻度,更依赖团队的整体默契与对先进设备的娴熟运用。
患者术后胸闷症状迅速缓解,心功能指标显著改善。在后续的康复过程中,护理团队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复查结果显示,支架内血流通畅,无残余狭窄,患者不仅身体状态日益恢复,对疾病管理的信心也极大增强。此次治疗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成功,更是“以患者为中心”整体医疗模式的生动体现——既治“病”,更疗“心”。
陈阿娣主任在接过锦旗时感慨道:“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是患者以生命相托的信任。复杂冠脉病变的治疗,是技术、耐心与担当的综合考验。患者的康复,是我们医者最大的欣慰;他们的认可,激励我们不断精进技术、传递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