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州四院血液肿瘤科在住院部二楼举办了一场以“关爱老人健康,远离静脉血栓”为主题的患者教育交流会。活动通过专业详实的医学讲解和轻松积极的现场互动,为在院患者及家属提供了从预防到治疗的全流程科学指导。现场气氛热烈,实用易懂的内容和亲切的沟通方式赢得了广泛好评。
活动伊始,血液肿瘤科主管护师王勤开展了VTE(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专题培训。她借助图文对比、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从静脉血栓的定义、形成原因、预防措施及潜在危害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王勤还详细演示了日常科学饮水要点、适宜老年人的有氧运动方式、正确使用弹力袜的方法,并从中医学角度分享了日常保健技巧。通俗易懂的视觉化教学大大降低了理解门槛,现场患者积极跟随学习,并在指导下准确找到足三里、三阴交等保健穴位的具体位置,实现了“学以致用、现场掌握”。
随后,血液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姚庆春就最危险的血栓并发症——肺栓塞作了生动而深刻的讲解。他巧妙地用比喻化解复杂的病理过程:“血栓就像路上的障碍物,如果没固定稳,被血流冲走,就会顺着血管‘长途旅行’,经过心脏,最终堵塞肺部纤细的血管。就像乡间小路突然被大路障彻底堵死,肺瞬间‘断电’。”姚主任强调,肺栓塞会导致剧烈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等危急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固定血栓,防止脱落”。他的讲解既形象又紧迫,让听众在高度专注中加深了对疾病风险的认识。 本次患教交流不仅传递了知识,更提升了患者及家属对静脉血栓的警惕性和自我管理意识。活动在朗朗上口的健康口诀中推向高潮——“按时吃药勤喝水,穿上袜子动动腿(遵医嘱活动),不舒服时抬抬高,出现异常快答对(迅速就医)”,简单易记的句子凝聚了预防与应对的核心要点。 整场活动充分体现了泰州四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专业与温情的结合,切实增强了医患之间的信任与协作,为共同防治静脉血栓、提升老年健康管理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室介绍 泰州四院肿瘤科成立于2010年2月,2023年创建为“泰州市临床重点专科”。科室拥有Elekta Infinity直线加速器、西门子GO-SIM大孔径模拟定位CT、TPS治疗计划系统、放疗信息管理系统及6维可调节治疗床、飞利浦彩超、体腔热灌注机、深部热疗仪,气压治疗仪,开设日间化疗门诊、PICC,输液港置管护理专科门诊。 近年来科室引进高层次人才及专家多人,其中市“311”高层次人才3人,海陵区“213”高层次人才2人。目前科室医生12名,护士17名,其中高级职称7人,硕士7人。科室主持省级市级科技发展项目4项,参与省市级课题4项,发表SCI论文及国家核心期刊论文近20篇,发表专著近10篇,多次获得泰州市及海陵区科技进步奖及新技术引进奖。 特色技术: 1.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每名患者均有经专家团队“量身打造”的治疗方案:对每个患者进行个体化诊疗,从而保障了每一名患者治疗方案的科学性。 2.互联网高级专家会诊模式: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不用再长途跋涉辛苦奔波就可享受到国内顶级专家的专业会诊,全新的诊疗模式为就诊提供便利。 3.肿瘤微创诊疗技术:微波消融、冷冻消融、瘤内注射,3D打印模板辅助125碘放射性粒子植入术,B超、CT引导下肝穿刺、甲状腺结节穿刺以及腹盆腔包块穿刺、肺穿刺等,PICC、手臂输液港置入术。 4.现代精确的放疗技术:开展实体肿瘤立体定向放疗、IMRT, IGRT、呼吸控制等先进技术。肺癌、肝癌大分割立体定向放疗,乳腺癌,直肠癌,胃癌,头颈部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放疗,直肠癌和胃癌的新辅助治疗等特色放疗技术。 5.生物标志指导下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技术:开展肿瘤个体化化疗研究,筛查了一系列分子标志,确定了系列关键基因,提高了个体化靶向药物治疗的效果。 6.免疫治疗技术:结合当前最新的国际研究成果,将免疫检测点治疗技术在临床中常规开展,并与化疗、放疗等技术联合使用,让晚期患者也有了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的希望。 7.临床研究:与各大三级医院肿瘤科临床研究无缝对接,承接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及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可有机会使用最新治疗方案,且费用减免。 8.日间化疗门诊:肿瘤患者有门诊治疗专项费用,可在门诊当日完成化疗、免疫或者靶向治疗,节省患者时间和治疗费用。 科室将在不断的学习中创新,在不断地创新中进步,在不断的进步中稳固,增强业务水平,促进学科发展,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更好服务于患者,让患者对疾病宽心,对治疗放心、对服务舒心。
专家介绍
祝贺 肿瘤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兼血液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放射治疗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肿瘤消融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粒子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近距离与智慧放疗分会第一届理事国家微创联盟肺小结节专委会常委。山西省抗癌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粒子植入治疗学组副组长,山西老年医学学会胸部肿瘤分会经皮微创诊疗学组副组长,山西省抗癌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山西省放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委。 个人主要研究领域与学术成就:主要从事肿瘤3D打印模板辅助CT引导下实体瘤放射性125碘粒子植入术,恶性肿瘤消融: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微创治疗工作。肿瘤放射治疗,胸腹腔恶性积液热灌注术。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3部,主编著作2部,科研3项。
游善喜 主任医师,血液肿瘤科技术顾问。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盆腔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泰州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委员,江苏省泰州市化疗质控中心委员,泰州市海陵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血液科诊疗水平对血液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诊疗水平处于同类医院的先进水平。近年来与省级医院的实验室合作、广州金域合作,能开展骨髓细胞学检查,白血病的免疫分型,骨髓染色体检测,血液病相关融合基因检测,淋巴瘤免疫转化及骨髓病理等一系列检查,在对诊断淋巴瘤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再障、MDS等,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常规开展白血病、淋巴瘤、MM等恶性血液病的化疗,个体化治疗MDS。恶性实体瘤的诊疗水平基因组学指导下的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对疑难危重病例开展全院MDT,以确定最优方案;肿瘤微创单元(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无水酒精注射、粒子植入,全身热疗及深部热疗技术),可以加强局部肿瘤治疗的疗效;癌痛的规范化治疗,晚期癌痛患者能够得到阶梯性合理治疗。
孙根林 主任医师,临床肿瘤学硕士研究生毕业。 主要从事恶性肿瘤化疗,靶向,免疫及微波消融,动脉栓塞化疗。紧密结合临床进行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十多篇。
姚庆春 副主任中医师、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临床医学)专业,南京医科大学肿瘤学在职研究生结业。泰州市“311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016年、2017年先后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血液内科进修学习1年。 擅长贫血、血小板减少、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等各类血液病;实体肿瘤的化疗、分子靶向、介入、消融、热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性诊疗。目前发表血液及肿瘤类国家级期刊论文数篇,SCI论文2篇。
王磊 副主任医师,安徽理工大学兼职副教授。2001年毕业于苏州大学临床医学,2009年~2010年江苏省肿瘤医院进修1年。以第一作者在国家级、省级医学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擅长肺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的内科治疗、靶向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