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603
-7
6023
论坛元老
更多Ta的好帖>>
今天,我们走进韵梅社区,看看这个临近郊区的安置社区,如何以暖心换民心,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让一个安置社区蜕变为充满人文温度、智慧精度、治理效度的幸福共同体。
一个打破“刻板印象”的安置社区
走进海陵区城西街道韵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温馨景象。韵梅社区所辖韵梅苑小区、泰来苑小区均为拆迁安置小区,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从“做饭难、吃饭愁”的民生痛点,到“精神空、邻里疏”的情感需求,社区以“周到”为标尺,将老人的急难愁盼记在心头,让拆迁安置小区里的晚年生活,既有着烟火气的踏实,更透着被珍视的温暖。
为民办实事“说到做到”
“来订餐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居民侯明富笑着走进社区,熟稔地向工作人员打招呼,目光不经意间落在服务台旁的小黑板上。
只见黑板上,一周菜单用彩色粉笔工整书写着,菜品名称旁还配着图,“手写菜单看着亲切,就像家里人提前告诉我们吃什么,心里暖暖的。”侯明富笑着说。这份充满温度的手写菜单,正是社区用心服务老人的生动写照。
“社区有1300多位老人,占社区总人口的35%,不少独居、空巢老人面临着‘做饭难、吃饭愁’难题。”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山丽娟介绍,为切实解决这一民生痛点,社区将助餐点建设列为重点工程,从场地改造到菜品设计,每个环节都充分听取老人意见。
临近中午,老人们陆续前来,彼此熟络地打着招呼。助餐点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用餐难题,更成为邻里交流的新平台。退休教师陈爷爷正和几位老友围坐一桌,一边品尝着鲜香的酸辣土豆丝,一边分享养生知识;独居的赵奶奶接过志愿者递来的饭菜,笑得合不拢嘴:“每天最盼着来这儿,热闹又开心!”
细节之处“服务周到”
除了舌尖上的关怀,社区还注重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
“大家平时一定得从正规平台点进去,别信那些突然弹出来的,好多诈骗就藏这儿呢……”每周三下午是智能手机课固定开课时间,老人们围坐在桌前,志愿者耐心教学,从指导用手机上网购物,到细致讲解防诈知识,一步步教大家辨别虚假链接、识别诈骗话术。
“我们做过调研,老人们最缺的不是物质,而是陪伴和价值感。”山丽娟说,考虑到社区老年群体存在归属感不强、幸福感不高的邻里冷漠症现象,社区创新“幸福进家门”特色服务,开设“家门口的大学堂”“家门口的文化展”“家门口的电影院”系列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
每逢节日,社区还会举办主题活动:春节的写春联、剪窗花活动,老人们围坐在一起,红纸在手中翻飞;端午的包粽子比赛,大家捋粽叶、填糯米,欢声笑语不断;重阳节登上军舰参观,大家举着“梅香万家 红梅助老 爱满重阳”横幅合影,听退役老兵讲舰艇故事。
从日常课堂到特色活动,社区把关怀融进细节,让老人的精神世界满是阳光。在这里,老人们不仅感受到了贴心的关怀,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与价值,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居民有难题“随叫随到”
山丽娟深知,对老人的关怀不止于日常的活动和饮食,更要在他们遇到难题时“随叫随到”。为此,社区积极吸纳“泰周到”志愿者106名,组建起一支反应迅速、服务热忱的队伍。无论老人是家里的灯泡坏了需要更换,还是水管漏水急待维修,只要一个电话或者在社区群里说一声,志愿者们总会第一时间赶到。
这106名志愿者还与34位独居老人签约,精准帮扶,定期回家报到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医疗上门服务”等行动,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代购成了志愿者们的日常,小到一瓶酱油,大到一袋大米,志愿者们都细心记下老人的喜好,买回来还会先检查一遍,确保没问题再送到老人手上。
如今,这种“随叫随到”的服务模式已成为社区的常态,老人们都说:“有社区和这些志愿者在,我们啥都不用愁,心里踏实得很!”
助餐点的烟火、志愿者的问候、课堂的欢笑重影交叠,是“周到社区”的生动写照。“周到”二字,是俯身倾听的耳朵,是风雨无阻的脚步,更是细微处显真情的暖流——让韵梅社区成为老人心中最踏实的依靠。
关于“周到”二字
作为社区的当家人
山丽娟是这么理解的
社区书记谈“周到”
城西街道韵梅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山丽娟
作为社区书记,我眼中的“周到”就是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事事有回应,处处见真心。“周到”体现在日常的点滴中,要常去小区里转转,听听大家的唠叨,把居民的需求记在心上;“周到”也是一种用心的陪伴,特别是一老一小,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周到”更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服务理念,让社区充满家的温暖。我们要把“周到”服务做到居民心坎里,更要有周道如砥的计划、周虑无疑的信念、周行必至的决心,让社区成为省心、顺心、舒心、安心的幸福港湾。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史记泰州
GMT+8, 2025-7-26 16:05 , Processed in 0.06906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