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历史文化街区(张卫生 摄)
街区成于北宋,明清以来,随着商业、手工业快速发展,街区内逐渐形成“一街三行”。“一街”即东城内、外大街,这里商铺栉比,南货业、绸缎棉布业、药业、陶瓷业、烟业、钱庄、当铺等五行八作,形成了一批老字号,如“上池斋药店”“九如斋茶食店”等;“三行”即东部濒水的菜行、 ...
2019年以来,兴化市按照小规模、渐进式的“绣花”方式,因地制宜推动东门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
▲上池斋药店(朱宜华 摄)
目前,街区整体风貌保存良好,格局清晰完整。现存以东城外大街为主轴的鱼骨状街巷体系,以上池斋药店为代表的成片明清及民国时期建筑。东城外大街保持了较好的传统商业街风貌,两侧建筑多为两层楼房,保持了“下店上宅”的传统 ...
▲鹤山堂(张卫生 摄)
按照保护优先、以人为本、有机更新的原则,兴化市逐步对东门历史文化街区东大街、玉带路西侧、家舒巷两侧、后街北侧、竹巷东侧等街巷沿街传统建筑进行更新改造。更新工作结合建筑原有形制、结构、材料,保护修缮传统民居,有效延续传统街区 ...
▲赵海仙洋楼(曹阳 摄)
▲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
通过积极探索、活化利用,街区吸引了锡器、车木等3项传统技艺、非遗项目进入,设立展示和传承场所;植入1座工作坊,搭建“共建、共享、共治”的开放平台。秉承“以用促保”的原则,依托上池斋药店、赵海仙洋楼、解家祠堂、万宝银楼等,延续中药开方、中医问诊、非遗展示 ...